航天科技四院7414厂以资源优化整合助新质生产力发展侧记
来源: 中国航天报 时间:2024-08-3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作为固体发动机金属壳体的“产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7414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生产一线近期正经历一轮资源的“洗牌”。随着壳体生产区、喷管生产区等模块化生产单元的出现以及新型数字化设备的投入使用,产品不出生产区就可以完成加工、装配、检测等全流程工序,老车间正逐步焕发出蒸蒸日上的新活力。

“过去以产品研制为主,我们按工序进行生产布局,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分布在不同区域甚至车间。随着批量化生产任务与日俱增,我们逐步转为以产品为主线的单元化生产布局,基本实现‘一个门进原料,另一个门出产品’,大幅减少了产品周转时间。”该厂生产部门负责人介绍。

做好优化整合、让现有资源“跑起来”,正成为7414厂实现产能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该厂主动搭乘新质生产力发展东风的有益尝试。

做“加法”,让设备“活”起来

在5车间小型壳体自动化生产线,班组长小朱正在各个自动化设备间来回巡视,机械臂灵巧地翻转腾挪,保证产品在各个工序设备间无缝流转。这是该厂首套拥有机械臂、机器人、自动送料台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原本是工厂2020年自筹资金为一小型批量壳体量身定制。然而,随着订单的取消,生产线还没出场“亮相”便坐上了冷板凳。

一方面是工厂科研生产任务增加、车间生产能力捉襟见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高科技自动化生产线面临“躺平”的困境。在此背景下,该厂成立攻关小组,对生产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和革新,自主设计模块化夹具工装、优化刀具库实现快速换刀、重新编写控制程序、设计机器人手爪柔性化抓取、优化工艺路线和设备运行程序……随着一道道难题被攻克,生产线终于“活”了起来。之后,小组成员通过持续优化工艺程序和工装夹具,进一步挖掘生产线的柔性加工功能,使其可加工种类由单一产品拓展为8种产品。“不同工件可全部实现混线生产,工艺成熟的产品还可24小时运转加工,实现‘黑灯’生产。”小朱介绍。

给生产设备做“加法”,让资源“活”起来,成为7414厂一线车间主动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妙招之一。

“在定制化研制阶段,一种任务只能在固定设备完成。倘若出现任务集中情况,就可能导致有些设备任务堆积无法完成、有些设备闲置坐冷板凳的问题。”2车间王主任说。为此,让设备柔性化变得势在必行。为提高设备利用率,2车间探索制定了一套第二工位开发方案。“即通过给定制化设备设计工装和辅助设备,让设备通用化,实现至少两台设备或两条生产线并线生产。”王主任解释说。

这一举措,使该车间2米级发动机金属壳体的加工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

做“减法”,资源与工序强强联合

对于高度定制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或者设备,可以通过做“加法”,实现加工品类拓展。那么对于承担多个工序的单一设备呢?7414厂给出的答案是做“减法”,让优势资源落实在优势工序上。

“例如发动机壳体连接孔打孔对接工作,以前一种设备既干打孔又干对接,需要频繁更换工装,单个产品占用设备时间长。”王主任解释说,就像人们常说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车间为原有设备“减负”,有些设备打孔效率高,那就只打孔,孔位对接则转到其他设备进行。这一举措加速了产品流动,产品加工效率提高1倍以上。

为了“让专业的设备干专业的事”,7414厂组织车间对各个设备的加工动作进行分析分解,一方面通过优化工装等方式减少冗余环节;另一方面加强设备与产品之间的联系,让单个设备的输入输出更加明确,把优势资源落实到优势工序上。例如,2车间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由进行车、铣、打孔等多道工序,优化为只进行产品打孔,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五轴加工中心由加工多种产品优化为加工单一大批量产品,由分散工序生产优化为集中工序生产,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了1.5倍。这一举措不仅使设备优势发挥到极致,也大幅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原有工艺只解决了能不能干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资源‘洗牌’,发挥设备优势解决干好干快的问题。”王主任总结说。

与此同时,7414厂还努力将人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一方面,该厂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工艺流程优化;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我是主人我当家”活动,鼓励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主动贡献提高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的小方法、小发明,让人人成为工厂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和贡献者。

在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7414厂正通过盘活资源存量、做强资源增量,将产能提升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在大航天时代加速奔跑。

贺喜梅